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51小说网 www.51xsw.com,大学之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林晓自以为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,但他还是低估了媒体洪水一般的力量。

    在一个仅仅把自己一些扭扭屁股、摆摆pose的照片发到网络上,就能红遍大江南北的媒体追捧时代,林晓这种极富传奇色彩的经历,有着惊天一跃的真正英雄,媒体又怎么会放过?

    这个时代并不缺少可歌可泣的人,但他们大多朴实而简单,他们中或者是边远山村的民办教师、代课老师;或者是长期深入地下矿井进行抢险救人的安全队队长;或者是农村一位没多少文化但肯拿出巨资为村里修公路、建小学的普通老太太,他们在做一些踏踏实实为人民谋利的事,他们的事迹也被媒体宣扬过一阵,但很快沉寂下去,因为他们太普通了。正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普通的老百姓,他们做一些为老百姓有益的事情是情理之中的事情/媒体更关注的某某副部长退休之前为人民利益而大声发出的质问,关心的是某某副省长退休之后去当一个普通农民的故事。媒体关注的是原本属于高官,原本属于富人阶层他们的义举,他们的善举,因为这种举动,相对来说,太少太少。

    林晓是亿万富翁,为了一偿母亲的遗愿,在事业的颠峰层隐退,孤身一人,来楚天大学求学,此乃世之至孝;林晓在校期间,丝毫不张扬,甚至他还参加过学校图书馆大楼的建设,在那里他和许多建筑工人一样,通宵地在打混泥土;在新路村灭顶之灾的三天三夜,他领着楚大学生和村民一起,积极展开灾后自救,不离不弃,这样一个当代成功人士,同时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林晓的身份,举动一切的一切在一起,产生类似戏剧冲突的矛盾吸引力,这种吸引力对媒体而言,非常强大。

    于是,楚天省市两级的媒体,包括报纸、电视台、电台以及网站一起杀入楚天大学,他们要利用地主优势,要抢新闻、挖故事,记者对好新闻的贪婪无异于饥饿的人对面包的渴望。

    然而,他们高估了他们地主的优势,在这个信息时代,全国各大强势媒体也不差分秒的进入楚大。一时间,林晓根本无法回宿舍,没法进教室,在路上被人认出来之后就会四面八方突然涌出拿着话筒,抬着摄象机的人来。

    林晓着实有些害怕了。

    就在这个时候,国家出面了,中央电视台出面了。这种新时代的英雄,岂能被小报小电视台报道,采访对象也是一种资源,林晓这种属极珍贵极稀缺的资源,这种资源只能国家的媒体来发挥,来利用。很快,要采访林晓,必须通过楚天大学宣传部的批准,而楚天大学的宣传部,几乎成了中央电视台的代言。

    于是,林晓无可避免地要上中央电视台的节目,他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的采访。而这之后,中央电视台各王牌谈话栏目,将从不同侧面进行该事件的挖掘采访,相信,紧接着,就是党和政府给予林晓的各种荣誉纷至沓来。

    楚天当地的媒体没有办法,小报小台没有办法,中央一级压死人,他们只能在嘴上发一些牢骚话,说一些什么好新闻中央都要来抢诸如此类的话,表面行动上都是积极地配合。

    当然,他们就把关注的检点集中林晓的大学同学以及相关人员的采访上,没有骨头吃,还不能捞点汤喝?于是,林晓的同学以及相关人员,特别是研究生宿舍看大门的老头接受他这一辈子最多、最高频率的采访,虽然他也曾是一位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,但此一时彼一时,一代英雄换一代英雄,没人会注意这一点。

    五月十号,林晓乘飞机到北京,很快,他就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现场。

    主持人:这是一场现场直播,我们要让我们的主人公即时地说话,真实地表达思想,下面,我们有请最近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,我们的大英雄——林晓。

    观众掌声雷动。

    林晓大步走进会客厅。

    主持人握手,二人坐下。

    主持人笑道:我不知道该称呼您林晓同学,还是林先生,或者是林总?

    林晓也笑道:就叫我林晓同学吧。

    主持人:好的,林晓同学,看来,你现在很享受你的学生身份。

    林晓点了点头:是的。

    主持人:让我们先来看一些拍摄的画面,回顾一下这场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与苦痛。

    主持人手一指大屏幕,屏幕立即播放着新路村自地震发生后一幕幕。(这些镜头主要是吴明和杜笑白拍摄的。)

    第一个镜头:他们跑出路得海老人家没几秒即发生大震,六个人、一个老人紧紧地围靠在一起,镜头对着上空,一直在摇动,空中灰尘漫天、碎石乱飞,画面中夹杂人惨叫声。

    第二个镜头:大震过后,林晓大声吩咐着众人,然后和帅青、吴明他们冲向废墟。

    第三个镜头:穆琴和李凤在帐篷内紧张地给伤者清理包扎伤口。

    第七个镜头:林晓骑车冲出裂口,然后腾云驾雾一般奔向裂口另一端。

    第十个镜头:解放军从天而降的镜头;解放军敬礼的镜头。

    片段放完,主持人眼睛湿润了,没等主持人发令,台下的观众热烈地鼓起掌来。

    掌声良久不消,林晓站起身向台下鞠躬致意。

    主持人擦泪:好的,我想观众朋友都有很多问题要问林晓同学,那么由我先问几个问题。首先,我想知道,林晓同学,为什么地震当时你们正好出现在新路村?

    林晓:我们是楚大自行车协会会员,我们正在完成五一齐云峰骑行活动,楚天电视台的记者有跟着我们采访的,只是地震发生后,他们忙着采访当地地震了。(笑)

    主持人:是这样,我还听说这其中有个小插曲,你们楚大自行车协会差点被取缔,是吗?

    林晓:说取缔有些严重的。是的,是这样的。因为学校有对学生安全方面的考虑,这一点我们也很理解。这里要提一下我们的校长周全,是他力排众异要求保留自行车协会的,他说当代大学生不应该只读死书,要敢以走出去,敢以自我担当,这一次新路村地震,我们的楚大学生可以说个个都是好样的,这个相信大家从刚才的画面都可以看到。

    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淹没林晓的话声。

    主持人点头:是的,另五位同学同样令人敬佩。我想在座观众可能最想知道的就是林晓同学,怎么敢骑自行车跳跃那裂沟的,让我们再看一看那裂沟的画面。

    大屏幕再现裂沟的画面,这一次更清晰,裂口像一头未名的巨兽张大了的嘴。

    林晓笑道:其实这样取景有些夸张、恐怖。确实,你若是往裂沟下方看,很恐怖,但如果你朝天上看,天上有鸟在飞,你就不会觉得恐怖了。

    主持人:我想知道林晓同学是怎么决定这惊世一跳的?

    林晓:其实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很考虑。现在回过头来去想,觉得很有些意味。

    主持人:怎么讲?

    林晓:老天断了新路村的路,但却没有完全断,给了希望。大家可以看到,裂口对面正好有一大堆要铺路的沙子,如果没有那一大堆沙子,我骑车跳过去肯定要受伤的。‘

    主持人打断:我们再来重放一下林晓同学骑车跃过天沟的镜头。

    观众再一此凝神止息观看那惊心动魄的一幕。

    放完之后,主持人感叹道:我实在很佩服林晓同学的勇气和魄力。

    林晓笑了:其实,这个并不难。因为我们已经计算过,理论上是可以跳过的。我长期从事高空作业,所以并没不恐高,而且骑自行车技术自问还行,胆大心细就这样跳过去,况且是在生死关头。我想在座观众,可能都看过柯受良大哥飞跃黄河的壮举,他是为了荣誉,而我是为了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